赴美学习(二)学习篇 2011年10月15日 星期六 西安博迪学校 中学校长 王小鹏 此次出访美国一共15天,是我出差时间最长的一次。由于仓促,没有办理好国际漫游,电话也关机了15天,也是有手机以来关机时间最长的一次。 虽说是15天,但我们用在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的时间是整整6天。这6天,聆听了世界顶级水平教授授课,对于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对教学过程的认知及学生观都是一次革命性的改变。 哥伦比亚大学位于纽约市曼哈顿,濒临哈德逊河,在中国也是耳熟能详。该校历届毕业生和教职员中共有97名诺贝尔奖得奖者,在世界各大学中排名第一。美国新闻界至高无上的普利策奖在这里诞生。它于1754年根据英国国王乔治二世颁布的《国王宪章》而成立,命名为国王学院,是美洲大陆最古老的学院之一。美国独立战争后为纪念发现美洲大陆的哥伦布而更名为哥伦比亚学院,1896年改称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属于私立的常春藤盟校,由3个本科生院和13个研究生院构成。现有教授3000多人,学生20000余人,校友25万人遍布世界150多个国家。学校每年经费预算约20亿美元,图书馆藏书870万册。哥伦比亚学院是美国最早进行“通才教育”的本科生院,至今仍保持着美国大学中最严格的核心课程。它的研究生院更是以卓越的学术成就而闻名。此外,学校的教育学、医学、法学、商学和新闻学院都名列前茅。其教育学院是全世界最大、课程设置最全面的教育学院之一。 这里拥有美国第一所授予博士学位的医学院。包括罗斯福、奥巴马总统在内的三位美国总统都是该校的毕业生。联合国前秘书长加林曾在这里求学,中国的胡适、徐志摩、李政道、张寅初、陶行知等曾在该校留学。
我校现任国际部校长周式中也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做了2年的客座教授。我校毕业生黄涛同学现在该校攻读教育管理和国际公共组织与管理双硕士学位,学习期间,我和董事长刘玉波看望了他。黄涛同学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强,是我们西安博迪学校的光荣和骄傲。 我们所学习的地方是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英文名称: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在教师学院中有一个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教育研究中心,总经理是李达凯先生,他是这次给我们全团发邀请函的人,从我们签证时就已经熟知这个名字,见到后感觉很亲切。他是中国人,30多岁,在美留学多年,对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都有很深入地研究。前期和专委会郑增仪理事长及我校董事长刘玉波就所要上的课程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安排的内容非常适合我们全团人员的需求。在第一天上课前,举行了简单的开班仪式,李达凯先生讲了这次的课程安排,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国际事务办公室主任斯曼莎还向我们介绍了教师学院的基本情况。 我们上课的那栋楼是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共有五层,外墙为“学院红”色的古墙砖。学院的牌子很简单,就在路边的一个绿化矮墙上贴了学院的英文字母,一点没有刻意修饰,大门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阔气,古典、端庄而优雅。大楼有100多年历史,楼道大约有2.4米,很宽阔,楼道地面全部采用实木地板,墙裙也是木板包起来的。教室桌椅一般配额有30多套,很简单,但每个教室都装备有多媒体投影设备。 刚进大门的一楼楼道有一尊美国心理学家杜威的塑像,和知名教育家同在一楼很有幸,校长们都和塑像合了影。我们每天都在离塑像很近的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M140教室上课。上课期间,每天中午只休息一个小时,午餐吃盒饭。 我们每次课都配有很高水平的翻译,其中还有在联合国任职的翻译工作人员。他们一般都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能很好地翻译教授的内容,课后又将教授的讲稿译成中文分发给我们,工作非常辛苦。最后一次课的翻译还从其他州坐飞机专程赶来,让我们很佩服哥伦比亚大学做事的严谨、认真和高标准。非常有幸的是,我和我校董事长刘玉波坐在第一排,在遇到我非常关心、我认为比较重要的观点时我会不断地询问她,她都能更细致准确地翻译给我,让我能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很多我们平时思考的关于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她都能及时地与教授沟通,受益匪浅。 斯曼莎女士关于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概况介绍:学院招收研究生。最初,有12名中国留学生,今年有70多名,是最大的留学生群体。学院开设66个专业,提供硕士、博士学习。还有访问学者计划,要进修1年到2年。
在哥大学习共有五个专题: 一、《美国幼儿教育系统》---主讲:哥大教师学院西莉亚•格妮诗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 二、《学校领导力》---主讲:纽约五强公立学校校长张洁女士,十天前才从纽约皇后高中校长职务调离赴新任。 三、《教师发展领导力——支持学校教师发展的有效措施》---主讲:哥大教师学院埃莉•德拉戈•塞弗森教授,哈佛大学博士。 四、《美国私立教育管理体系》---主讲:哥大教师学院普尔•肯茵教授。他带领的美国“全球教育政策研究会(GEPFP)”将于10月27日(下周)到访西安博迪学校,考察我校关于教学课程设置、遴选教师程序、教师授课计划、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情况、学生课外活动、学校领导的作用等情况,届时,我将作主旨介绍,并将代表我们全体团员向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对我们的培养表示感谢。 五、《美国中小学的学区管理与学监》---主讲:哥大教师学院罗伯特•蒙森教授,圣路易斯大学博士。
下面,我将分专题回顾教授课程内容: 一、《美国幼儿教育系统》---主讲:哥大教师学院西莉亚•格妮诗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 教授英文名字:Celia Genishi 日本裔,出生于加州,原来是西班牙语教师。现职务是哥大教师学院课程系教授兼幼儿教育项目主管。由于我一直从事中学教育,对幼儿教育不是非常了解,这部分篇幅较小。 1、 美国幼儿定义:0—8岁;在全美对幼儿实行关怀教育;通过关怀、玩、教育。 2、在哪里接受幼儿教育:家庭 大的教育中心 公私立学校,教堂等等。 3、安全教育到固定的课程设置。 4、公立教育:资金由联邦政府出资,50个州的城镇和城市,面临的挑战是经济形势不确定意味着资金不确定; 私立教育:资金由家长支付学费,面临的挑战是不确定的经济形势影响家庭支出的大小和每个家庭文化的差异; 数据统计:全美3亿9百万人口。 根据2010年人口调查显示 2千万孩子在5岁以下,约为6.5% 2千万孩子在5岁到9岁之间,约为6.6% 其中,亚洲人占到总人口的4.8% 中国人占到1.1%,占亚洲总人口最大 5、谁在教育孩子? 家长教育:20%;家庭为基础的教育:亲戚/家庭:13.1%;非亲属教育:7.6%;以幼儿教育中心为基础的:从零开始:12.6%;非从零开始:44.8% 6、谁在学前教育? 1965年: 大于12,000,000(3-5年) 27%录取率 127,000所公立小学 393,000所私立小学 大于2,000,000所公立幼儿园 596,000所私立幼儿园 2009年: 大于12,000,000(3-5年) 63.5%录取率 2,700,000公立小学 大于1,900,000私立小学 大于3,000,000所公立幼儿园 284,000所私立幼儿园 7、学前幼儿园教育 纽约中国城的例子 基础教育教室,教师为英语及广东话双语教师 16个学生:10个男生,6个女生 课程是以玩为基础的,并不是聚焦在学习技巧上,鼓励“说”出来 8、教职员工 大约有2,300,000名教师受雇于幼教中心 550,000以中心为基础的教育模式 650,000家庭教育 1,100,000家庭,朋友,邻居等给予关爱者(大约占一半教职员工总数) 9、教师 挑战:相当少的规则约束:不同的州,城市,城镇有不同的规则制定方式 规则经常聚焦在健康和安全上 工资很低,通常是最低的工资 公立幼儿园的教师工作态度不积极 积极地信号: 在一些地方孩子以及以家庭为中心的规则:一些城市要求教师有教师资格证 教师培训项目在社区大学,学院以及大学中展开 社区大学,主要培养艺术类老师 学院及大学,主要培养资格认证类教师 10、课程项目 例子:课程设置系,整体的早期幼儿教育项目 Celia Genishi 教授,及 Susan Recchia教授拥有三项资格认证: 早期幼儿教育 早期幼儿特殊教育 双重证书: ECE general and ECSE 时间长度:2个暑假加一个到两个学年 11、项目总览 与普通和特殊需求有关 我们的毕业生参加相同的课程,淡化证书的作用 所有的学生都受益于多样性 课程跨学科将理论与方法相结合,其中课程包括:美术,语言及文学,数学,社会研究,科学。
二、《学校领导力》---主讲:原纽约皇后科学高中(纽约五强公立学校)校长张洁女士,在给我们讲课的前十几天才从该校校长职务调离赴新任。 (一)、美国中小学公立教育 1、美国教育主要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学区)只和资助; 2、小学和中学课程、资金、教学和其他政策一班由当地选举产生的学区委员会决定。纽约市除外,教育局属于市政府的一部分。 3、教育标准和标准检测通常由州政府制定。 4、义务教育从幼儿园到12年级。 5、小学:幼儿园大班---5年级;初中:6—8年级;高中:9—12年级;入小学年龄一般在5岁左右。纽约市免费提供全天或半天幼儿园中班。 (二)、纽约市教育局及所属学校行政机构 1、纽约市政府教育局; 2、学区教育学监; 3、学校支持组织;这个组织是新建立的,张洁女士就是从纽约皇后科学高中校长调到次组织工作的,应该是升了一级。 4、纽约市公立中小学。 (三)纽约州教育厅评估学校办法 1、数学统考; 2、英文统考; 3、初中、小学科学统考或高中毕业率。 (四)纽约市教育局近年来采用的评估学校方法 1、进步报告; 2、质量检查。 (五)纽约市公立学校政府校长的任命程序 1、拥有纽约州教育厅颁发的教育行政执照; 2、暂时性执行校长; 3、递交申请; 4、面试; 5、审查; 6、正式任命; 7、校长三年后转正,副校长五年后得到终身职称。 (六)、优秀校长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1、设定学习发展方向 A 建立短、中、长期发展目标; B 激励学生、教职员工及家长为这些目标共同努力; C 制定切合实际的执行计划; D 对学生提出较高的学术期望; E 定期做中期评估,互相沟通,调整执行计划; F 合理分配资源。 2、注重人的智力发展 A 教师和学生的智力发展; B 提供个性化支持; C 亲自示范; D 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3、把学校办成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社区 A 校园文化; B 组织机构; C 共同协作决策; D 环境管理; E 庆祝共享成功; F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 4、阐明责任制和建立责任感 A 创建和维持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学校; B 授权或鼓励学生、教职员工及家长参与教学决策; C 为教师提供教学和专业发展支持; D 建立严格的教师评估系统; 5、自身素质的提高 A 了解教育科研动态和各种教育实践; B 自我评估,调整领导风格; C 与同行交流,互通信息,互相提高。 (七)纽约新教师评估体系四大指标 (1)备课 A.体现对领域知识的内容和教学法的理解 B.体现对学生的理解 C.对教学目标有明确 D.拥有丰富的领域知识资源库 E.涉及连贯统一的教学方案 F.评估所有学生的收获 (2)教室环境 A.建立尊重和融洽的课堂环境 B.建立一种积极向学的文化 C.合力规划课堂秩序(步骤) D.管理(约束)学生的行为 E.合理利用教室空间 (3)教学 A.清楚准确地传达信息 B.擅于使用提问和讨论的技巧 C.有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D.对学生(问题/要求/表现)及时反馈 E.体现课堂灵活性和快速反应性 (4)职业责任 A.拥有教学反思的能力 B.坚持准确地记录学生的表现 C.与家长沟通 D.为学校和大地区做贡献 E.在专业或职业上成长和发展 F.体现一个教师职业应该有的表现(为人师表)
三、《教师发展领导力——支持学校教师发展的有效措施》---主讲:哥大教师学院埃莉•德拉戈•塞弗森教授,哈佛大学博士。 授课教师编著了一本书《引导成人的学习:在我们的学校里支持成人的发展》 四大认知方式标准: 第一种是工具型,也称度量型认知标准。从自己的需求、愿望、兴趣或利益出发,非常关注具体可见的结果,决策基于自己能获得什么,不大顾及他人的感受,一般需要明确而具体的指导。属于这一类认知标准的人占有一定比例,是领导者们比较喜欢的“听话的”那一类人,领导者的任务就是帮助他实现其需求的目标,他们做得对、做得好就要给予一定的肯定或回报,给予明确具体的指令或帮助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这一类人没有多大的发展潜能。 第二种是社会型,也称为人际型认知标准。属于这一类认知标准的人对事物的认知更多关注的是他人的感受,尤其关注那些比较重要的人(如上司)的期望、价值观和观点,通过这些人的看法来定义自我;这类人关注内心世界,认为自己要为他人的感受负责,同时他人也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批评对这类人来说是一种恐惧或威胁;此类人能进行自我反思,较好处理人际关系。 第三种是组织型也称为自我激励型认知标准。这一类人比较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最关注自己的能力和表现;自身可以创造及回应其内在的价值和评价体系,根据内在评价标准来评价“批评”。他们经常会问自己“我实现我的理想了吗?。校长至少应该是这一类型。 第四种是自我超越型认知标准,关注多重的自我价值,心态开放,属于高层次的领导者,大约占成人的10%左右。具有首创性,关注多重的自我价值,心态开放愿意向他人学习。致力于自我挖潜,认为陷入冲突是使得他人获得新知以及改变思维方式的机会,有能力处理非常复杂的事情,不停地判断和追问其自我体系是如何运作的。这类人经常在思考:“别人的想法如何扩充我的思维?”,“我如何利用别人的观点来帮助我理解/思考问题的方式?”。我理解这种应该是校长们的自我认知标准。 一个团队,几种类型的人都要有,要合理搭配,用其所长,互为补充,促其发展。
四、《美国私立教育管理体系》----主讲:哥大教师学院普尔•肯茵教授。他带领的美国“全球教育政策研究会(GEPFP)将于10月27日(下周)到访西安博迪学校,考察我校关于教学课程设置、遴选教师程序、教师授课计划、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情况、学生课外活动、学校领导的作用等情况。 提高教学效率的新视野:第一,我听到的我忘了,我看到的我记得,我做过的我理解了(孔子);第二,在社会角度,从集体利益向个人利益的文化转变;第三,在学校角度,从整个全班教学向每个个体教学的转变;在课堂角度,从知识的死记硬背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转变;在认识角度,从教学作为孤立的工作向教学作为分享的工作转变。 第四、注意三个问题:学生应该学什么;学生应该怎样学;怎样知道学生在可选的水平学习。 第五、教学:少强调获取知识,多强调批判性思维;“陈述性知识”——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程序性知识”——学生可能会运用哪些技巧。 第六、不同教学方法的实际效果:“陈述性知识”的罗列、描述、听、读为10%—20%,所看到的精致的画面为30%,观摩、演示、练习、实践为50%,实地考察、分析为70%,实地考察、设计、发明、生动的演示呈现为90%。简言之,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课堂教学效率最低。 第七、今天的世界不是以你获取多少知识论水平,而是看学习能力的训练和批判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美国的大学并不看重学生考多少分,而是看如何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可采用英国剑桥大学预科生的方法:解析性思维模式----给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重建性思维模式----学生自己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进行书面回答(1500字左右,又称之为重新寻找评价),反馈性思维模式----学生做一个15分钟的演讲或网页,告诉别人他学到了什么,谈自己的收获、观点(前两种模式后的综合);完成一个独立的研究性课题,称之为演讲、表达、沟通、呈现性模式,提交5000字的报告,由教授、专家评估。这是贯穿所有教学过程的四种思维模式。 学生最需要的是最优学习环境。学生如何学习。 “学习金字塔”是我对于这次学习最大的收获之一: 所读的能记忆10% 读 定义 罗列 所听到的能记忆20% 听到 描述 解释 所看到的能记忆30% 看到的静止(移动)画面 证明 听到并看到的50% 展览 观摩演示 实践 练习 所说的或写的70% 实地考察 生动的演示 分析 设计 所说的与做的90% 实地考察 生动的演示 发明 评估
五、《美国中小学的学区管理与学监》---主讲:哥大教师学院罗伯特•杰•蒙森教授,圣路易斯大学博士。 这部分的内容没有专门记录,可能会表述不清楚。略。
注:我仅凭大概的记忆和笔记整理,难免挂一漏万,或出现理解偏差,敬请谅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