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力证明自己 -----开封求实中学校长张建平的博客摘录 今天,大家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愿望走进求实高中, 虽然感觉大厢径庭,但是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是的,求实的初中曾经辉煌过,成为了省内名校,而求实高中,大家还心存疑虑,这让我回忆起16年前的一段往事。 拿到教育局的批文,我忐忑不安的走进的一所小学又一所小学,所有的校长都居高临下地对我说;我们是公立学校,我们怎么放心把孩子交给一个没有任何业绩的私立学校,那鄙视的眼神,让我感到象一个被别人唾弃的乞丐,离开小学,,走到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感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 我知道,要想让别人尊敬你,你首先应该尊敬自己,尊严不是别人给你的,而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别人的鄙视可以成为我一蹶不振的理由,但是也可以成为我前进的动力。我们暗下决心,用实力为自己获得求实的尊严,我的尊严。 94年,我们参加了开封市的语文知识竞赛,我们从全校(那时也只能称“全班”)57名学生中挑选出了12名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加强辅导。他们是:张弦、李牧、赵锐、杜飞、王莅黎、王飞、孙兵、李丽、韩薇薇、郭研、王湛、麻曼。12个孩子开始了他们的紧张竞赛准备。 为了在开封教育界证实求实中学的实力,我们的二位同龄领军教头制定了作战方案,隔日交替辅导。 每天下午的两节自习课是他们的辅导时间。第一节测验昨天所讲内容,第二节课讲新的内容。放学后,他们改完卷子踏着月光匆匆回家,翻箱倒箧,搜集资料,准备第二天的辅导内容(那时候要是有电脑多好,就不用费这么大的事了)。他们甚至找出在河南大学中文系读书时的教材和笔记,编织知识的网络,生怕有“鱼”漏网。然后连夜把蜡纸刻好,以备第二天印刷之用。我们似乎忽略了初一孩子的知识结构,辅导面越来越宽:拼音、字形、字义、成语、语法、修辞、逻辑;名家名篇、风格派别、文坛趣事、诗词名句;《诗经》《离骚》、《论语》《史记》、古代神话、明清小说;甚至“三曹”“三苏”、竹林七贤、建安七子、初唐四杰、天干地支、三十六计……当然更多的是现代文阅读的辅导与训练。 孩子们更是努力。他们听讲时眼睛瞪得溜圆,课下自己背默,相互提问,测试订正,环环相扣,不敢懈怠。大家似乎都在憋着一股劲儿:让那些对这所新生的私立学校持有偏见的人看看求实中学的分量! 那时,学校只有一台手推式油印机。记得每次到校印刷我们都是先脱掉外衣,然后高高地挽起袖子,生怕油墨蹭到衣服上,一张一张地推、翻;推、翻;推、翻……一套卷子印下来,已是双手油墨了。来不及洗手和清点张数,就急匆匆赶到教室讲课去了。 1993年11月7日星期日。那天的早晨就是这么可爱难忘。东边那几片祥云,被阳光照射得就像嫩红的玫瑰花瓣一样,稚嫩、绰约、可人。我们沉浸在晨光的快感中,心里又不乏紧张。开封市初中语文知识竞赛初一考点设在七中。由于参赛人数众多,一部分考生被安排在了七中大礼堂内。初一和初二插花就坐。 考试结束,走出考场的孩子们说监考老师太少,考场纪律不是太好,恐怕我们严守纪律的孩子要吃亏。我们都担心起来,且有些忿忿不平了。孙兵亮着黑眼睛笑着对宋老师说:“宋老师,我同桌的那个二年级学生问我《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谁,我说你连这都不知道还能来参加竞赛?”在场的同学都笑了。我知道,他们的笑声里充满了自信! 焦急地等待…… 焦急地等待…… 竞赛成绩终于出来了!求实中学12人参加竞赛,12人获奖!一等奖三个:郭研(开封市第四名)、李丽、李牧;二等奖七个:韩薇薇(可惜!差1分不够一等奖。)张弦、赵锐、麻曼、王莅黎、孙兵、王湛;三等奖两个:杜飞、王飞。只有郑天翔名落孙山。 郑天翎的爸爸(第二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师郑明德老师)坐不住了,找到市教研室,死缠活缠要查卷子。结果查出郑天翎的卷子计算错了分数,又补发给她一个二等奖的获奖证书。这样,求实中学12人参加竞赛,12人获奖!大家奔走相告。 我至今还保留着韩薇薇当年辅导时做过的十几张试卷呢!那密密麻麻的修改和批注,红蓝兼备的色彩,记载着他们当年的勤奋和不屈! 这是求实在社会上打响的第一个战役!事后没几天,宋爱馨老师到河南大学附中参加语文教研活动,回来说道:教研员蒋老师总结语文竞赛情况时,特意在黑板上大书四个字——“求实现象”,盛赞求实中学取得的优异成绩。 1996年,又是语文竞赛,乘胜出击,20位学生参赛,又抱回来一个大金娃娃:7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那年我们第一届毕业生参加了中招,成绩名列全市第一。求实中学,以她坚实的步伐,诱人的魅力,阔步前进!而后来的中招成绩,求实一直在全市第一。学科竞赛,求实更是风光无限,占尽荣耀: 2004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全市共有6名选手获得全国一等奖,求实中学占4名: 在全国初中物理竞赛中,全市获得一等奖的选手有7名,求实中学占5名; 在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中,全市有7名选手获得一等奖,求实中学占5名。 在全国数理化竞赛中开封市获得的20个国家级一等奖中,求实中学有14个,占70%。2005年,全国物理竞赛河南赛区第一名、第三名都是求实中学学生,开封市前7名求实中学占6名;全国化学竞赛河南赛区开封市前12名求实中学占7名;全国数学竞赛河南赛区求实中学囊括开封市前十名。 以上的成绩罗列,似乎是想在别人面前炫耀学校的骄傲与辉煌。其实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我们被迫应付出来的“副产品”。求实以竞赛成绩获得了社会声誉,但是这个声誉让我很沉重,因为,竞赛的内容与生活实践相差甚远,属于学科杂技,而我是从来不看杂技演出,我认为那种演出类似于角斗士们的相互摧残。每个分数的背后都是一段急功近利的竞赛辅导过程,辉煌的成绩背后是学生的青春化成的热汗和无奈的辛劳。 我很难用一句话概括出对竞赛又爱有恨的感情。我从来反对社会上各种名目的竞赛和培训。认为那用孩子童年的幸福和青春的活力换钱。然而,求实中学这些成绩的取得,确实凝聚了求实师生们的血汗。我不忍心让老师和学生为了所谓的奖项而剥夺学生快乐生活的权力。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这些获奖确实代表了求实的教学实力,也给求实的招生带来了优势。
|